晚学
《鹤林玉露》〔宋代〕
高适五十始为诗,为少陵所推。老苏三十始读书,为欧公所许。功深力到,无早晚也。圣贤之学亦然,东坡诗云:“贫家净扫地,贫女巧梳头。下士晚闻道,聊以拙自修。”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,接引穷乡晚学之士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高适到了五十岁才开始作诗,并且他的作品得到了杜甫的推崇。苏洵则是三十岁才开始认真读书,而他的努力得到了欧阳修的赞许。这说明,只要功夫深、努力到位,无论开始的时间是早是晚,都能有所成就。圣贤的学问之道也是如此,苏东坡有诗云:“贫家净扫地,贫女巧梳头。下士晚闻道,聊以拙自修。”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诗作为话题的开端,以此来引导那些来自偏远乡村、起步较晚的学子们。
注释
少陵:即杜甫。
老苏:指苏洵。
欧公:指欧阳修。
朱文公:即朱熹。
水调歌头·过岳阳楼作
张孝祥〔宋代〕
湖海倦游客,江汉有归舟。西风千里,送我今夜岳阳楼。日落君山云气,春到沅湘草木,远思渺难收。徙倚栏干久,缺月挂帘钩。
雄三楚,吞七泽,隘九州。人间好处,何处更似此楼头?欲吊沉累无所,但有渔儿樵子,哀此写离忧。回首叫虞舜,杜若满芳洲。
暗香·旧时月色
姜夔〔宋代〕
辛亥之冬,余载雪诣石湖。止既月,授简索句,且征新声,作此两曲,石湖把玩不已,使工妓隶习之,音节谐婉,乃名之曰《暗香》《疏影》。
旧时月色,算几番照我,梅边吹笛?唤起玉人,不管清寒与攀摘。何逊而今渐老,都忘却春风词笔。但怪得竹外疏花,香冷入瑶席。
江国,正寂寂,叹寄与路遥,夜雪初积。翠尊易泣,红萼无言耿相忆。长记曾携手处,千树压、西湖寒碧。又片片、吹尽也,几时见得?
秋月
朱熹〔宋代〕
清溪流过碧山头,空水澄鲜一色秋。
隔断红尘三十里,白云红叶两悠悠。